Tina, Co-Founder and brand strategy
經過一年多與疫情共生,社交距離 (Social Distance)、遠端工作 (Work Remote)14天隔離 (14-day Quarantine) 已經是跨國的共同語彙。除了這些新詞彙,Resilience 一詞,也瞬間成為了商界最關注的年度關鍵字。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發起了"Connecting for a Resilient World"[1]的平台,鼓勵企業領導人在疫情後連結資源,共同促進世界韌性。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彭博社在過去一年裡催生了一項名為"Covid Resilience Ranking”[2]的排名指標,從疫情控制與生活品質兩大面向,檢視經濟體在疫情影響下的韌性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顯而易見的,商企界的領頭羊都認同Resilience即是在疫情重擊下逆流生存的關鍵,然而Resilience一詞的商業表現應該是什麼?企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,才能成為後疫情時代裡的「未來企業」?從後疫情世代的觀察,我們學到了三件事:​​​​​​​
第一課:實踐容錯空間、預前演練與實驗精神,帶企業挺過最艱難時刻
沙盤演練可能的風險情境與影響,賦予團隊足夠的試錯空間,並在範圍內接受新的作法包括政策、科技與工具,這種適應改變的能力就是Resilience的一種表現,能幫助企業在經歷瓶頸時找到新方法,穩住腳步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疫情爆發以來,許多企業再也難以沿用過去的方式營運:小至每日的例行朝會,大至維繫供應鏈的連結,都面臨了空前的挑戰。在如此大幅的改變需求中,許多管理者都深刻體驗變通與彈性的重要;更多高管願意推進實驗性的作法,甚至跳脫企業階級,使溝通更真實的扁平化,並分散決策權。
就在去年四月,ㄧ家位於紐約的8人行銷公司TGW Studio,就成功地從大膽改變中獲得意外成果。由於隔離政策迫使員工長期在家辦公,TGW Studio的員工也同樣因兼顧家事而壓力倍增。主管決定在維持一樣薪水的前提下,將會議時間減半,工作日減為四日,希望員工們能在當值時更有效的工作。他們的實驗性政策有了超乎期待的回報;團隊被激發出已久未見的創造能量[3]。無獨有偶,英國的連鎖超市Morrison與線上協作平台Slack也有類似的做法,德國政府也推行了相似概念的「短工時」[4];這些嘗試不只是在艱難的時刻維持員工動力,也能以最小的營運成本換取最大的工作成效,使企業與員工都能挺過難關
第二課:快速、小規模的原型驗證,提升創新速度並降低商業風險
疫情教會我們的另一課,就是「原型測試」(Rapid Prototyping) 能為營運帶來的機會與潛力。在疫情衝擊下,製造業與其供應鏈的弱點首當其衝例如Apple與鴻海緊密的供需關係在疫情初期就出現了難題。
製造產業瞬間經歷了停擺與洗牌,卻是新一波創新與變革的開始,也因此,驗證新概念與可行性的需求急速竄升,使得「原型測試」達到廣泛應用的巔峰;其中3D列印的技術也因結合了速度與經濟效應的條件,受到不少去青睞與肯定。
在英國,一個名為 ”3DCrowdUK” 的非營利組織,就投入幫助國家彌補傳統製造業的不足;在短短的四個月內,他們應用3D列印提供了二十萬個保護面罩給國民保健屬 (NHS)[5]。值得一提的是,VolkswagenAirbus、與Skoda這些大廠,也迅速的結集製造能量,開始製造也捐獻如保護面罩和呼吸係這些醫療備品。去年一項研究報告也指出,在這經濟景氣低迷的當下,原型測試物料 (Rapid Prototyping Material) 市場卻預計暴漲至17億美金的成長[6]。可以預見的,在一個充滿變數與未知數的未來,能夠快速而精準的驗證創新可行性,是另一生存的關鍵
第三課:從挫敗中更新學習,即是長久生存的關鍵
這次的疫情對大多的企業攻其不備,但台灣政府在防疫初期展現的「超前部署」,卻也是一種Resilience的表現;除了透明資訊和疫調的掌控,許多成功的基礎仍歸功於多年前從SARS爆發中學習到的經驗,幫助我們在基礎的防疫結構上有所更新。
反觀商界,對於全球流行病的警戒心近乎於無。安怡集團(AON)是全球最大的風險管理與保險公司,從他們的一項全球調研顯示,82%的企業從未將「全球流行病」(Pandemic)列為十大風險之一,只有7%的企業認為自己在疫情中表現優秀,79%相信接下來需要依靠風險管理的實踐來幫助營運[7]。可想而知,經歷這次的翻轉,多數企業已經被當頭棒喝,開始重整資源。隨著我們身處的環境越趨複雜、多變,風險管理的策略也必須更新對「危機」與「風險」的定義,取得不同以往的風險管理技能與工具,重整基礎的風險防範結構,以幫助企業建立生存韌性。
最後,有關Resilience一詞的中文詮釋,目前除了「韌性」的直譯,尚未有更佳貼切的轉譯。筆者喜歡在「巷仔口社會學」[8]的文章裡看到的翻譯「韌實力」,因為Resilience並不是像意志力或專注力這樣的單一性質的條件,他是一種在創傷後能夠回彈、恢復機能的綜合能力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一個人展現Resilience的能力取決於他身處的幾個「系統」:家庭、工作、社經地位、經濟能力等。這些系統的資源越充沛,則更有條件發揮這種「韌性」。
正如麥肯錫近期報告所指出[9]
「韌性」並不是一種隨時可啟用的手段,它更像是一個公司在每日投入的各種行動、科技、策略的總和成果。 - McKinsey Report February 2020
因此,在我們的團隊裡,我們認為Resilience是一種「順應而生」的能力,它涵蓋了反應力、適應力、預測力等不同的能量,也是必須與創新文化和公司決策並進的行動。這一關鍵的生存特質,是多樣條件的結合與平衡,也需要投入相對應的時間培育文化與建立機制。新時代的未來企業,必須為組織注入這樣的血液,才能迎向未來更複雜、更頻繁的未知變數。
Resiliency isn’t a lever to be pulled; rather, it’s a combination of actions, technologies, and strategies that companies work on every day

You may also like

Back to Top